实验区纪实
联系方式
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科
办公地址:梅州市嘉应中路26号
联系电话:0753—2306863
办公时间:8:30-12:00,14:30-18:00(节假日、公休日除外)
客家文化(梅州)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
办公地址:梅州市江南路60号
联系电话:0753-2292238
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办公地址:梅州市梅江区江南梅龙西路7号梅州市文化馆
联系电话:0753-2301789
大埔县工具和机械制作主要为农业工具,如犁、辘轴、风车、碓等。
犁、其作用主要为水稻田的翻耕工具,耕作时,前面为耕牛作拉力,后面由人把握行进方向和入泥的深浅。传统犁已废除,现普通使用的是五十年代技术革新的新式犁——“五一犁”。它由犁身、犁脚和犁头三部分组成。犁身由圆树(最好为红心圆)做成;犁脚用杉树头制成,犁头是铸造厂用生铁专门生产制造、销售。
辘轴是春夏两季水稻插秧前平整大田所用,辘轴滚过后,泥浆留在上面,有利用水稻秧苗的早生快发。辘轴的框架用杉树做成滚筒用沙桐木制成,滚筒的页片(即齿轮)为7片,多1片少1片都不行。
农用铁器。在农村,农用铁器种类繁多,用途广泛,与人们的农耕活动关系密切,如锄头、镰刀、斧头、拔刀、耙、铁链等。制作农用铁具的艺人称铁匠,俗称“打铁师傅”。二十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县内各公社都把工艺好的匠人集中起来,成立公社农械厂,专门为农村群众生产制作各式各样的农耕铁具。
铁器制作的主要原料为铁、木炭两种。主要工具铁锤、铁钳、铁铲、高炉、风箱等。
主要工艺流程:一是设计图纸或按旧物模型加工;二是将铁或旧具放进炉内烧制;三是锻打;四是冷却。
类别:传统技艺
批次:第三批
保护单位:大埔县文化馆
图片、文字资料来源:
大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
(tsq0753整理编辑)
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委会
微信订阅号:梦里客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