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
文化动态

联系方式

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科

办公地址:梅州市嘉应中路26号

联系电话:0753—2306863

办公时间:8:30-12:00,14:30-18:00(节假日、公休日除外)


客家文化(梅州)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

办公地址:梅州市江南路60号

联系电话:0753-2292238


梅州市文化馆(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

办公地址:梅州市梅江区江南梅龙西路7号梅州市文化馆

联系电话:0753-2301789


文化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文化动态
中秋话团圆 一糕一乡情|百年传承的猪肠糕蕴藏客家“老味道”
更新时间:2022/9/15 10:19:06 来源: 浏览次数:869
< 返回文章列表

明月当空洒银玉,又是一年中秋至。

飘香四溢的炸煎圆、软糯甜蜜的猪肠糕、口味多样的月饼……距离中秋节不到一周的时间,节味愈发浓厚。在梅州人过中秋节的习俗里,总是少不了这些小吃糕点,因为它们寓意着红红火火、甜甜蜜蜜。

1.jpg猪肠糕颇受欢迎,回乡的客家人特意前来购买。南方+ 何森垚 拍摄

在梅州,猪肠糕是中秋佳节必备的传统美食。猪肠糕,没有猪肉也没有猪大肠,它是一种用熟糯米粉加糖浆、少量香蕉露压制成形似猪大肠的糕点。“口感软糯香甜,吃起来有韧性,是客家人中秋佳节的必备甜点。”市民陈欢说,这也是许多在外客家人难以忘怀的故乡味道。

2.jpg猪肠糕用料是熟糯米粉、糖浆和少量香蕉露。南方+ 何森垚 拍摄

月很圆,糕更甜,一块简单古朴的猪肠糕,是客家人传承了百年的深沉文化和情愫。

“老板,还有猪肠糕吗?”“有,要多少?”……位于梅州老城区的油罗街上,彩灯高挂,两边的店铺摆卖着中秋节时令食品,拥有四十年老字号的油罗后厂热闹非凡,前来选购糕点的客人络绎不绝。

3.jpg数名师傅围坐在一起,忙着揉面、搓团、切分,分工井然有序。南方+ 何森垚 拍摄

4.jpg猪肠糕被捏成长条状,形似猪大肠而得名。

“‘油罗后厂’因为前是店面、后边就是加工厂而得名,我们自主生产的产品有二十多种。”在店主谢迅的带领下,记者一行人来到油罗后厂的三楼加工厂。在楼道间,就闻到阵阵的糕点香味弥漫在空气中,令人垂涎欲滴。

眼前白亮亮的猪肠糕,它不仅仅是食物,更承载着客家人祈愿团圆美满之情。

5.jpg师傅将糯米团揉搓后切分,再揉捏成长长的一条。南方+ 何森垚 拍摄

从谢迅记事起,家里就有过节吃猪肠糕的传统,一直传承至今。他告诉记者,“糕”与“高”是谐音,民间有百事皆高之说,每逢时令节气都要打糕吃糕,寓意步步登高,同时“肠”与“长”也是谐音,寓意长长久久,讨个好彩头,中秋节吃猪肠糕便有此佳意。

6.jpg简单质朴的猪肠糕,是客家人传承百年的“老味道”。

记者在制作间看到,数名师傅围坐在一起,忙着揉面、搓团、切分,分工井然有序。据介绍,制作猪肠糕时,将一定比例的熟糯米粉与糖浆一起搅拌均匀,变得越来越粘稠,紧接着,师傅将糯米团揉搓成长长的一条,再切分成一小段。

7.jpg店家们忙着包装,一包包新鲜出炉的猪肠糕被拿到售卖区。南方+ 何森垚 拍摄

“虽说制作流程不复杂,但作为客家传统食品,如今还坚持用纯手工制作的并不多见。”谢迅说,他们家的猪肠糕也被授予“广东名小吃”称号,记者在店内发现,“猪肠糕”颇受欢迎,短短10分钟,货架上的猪肠糕快要一扫而空。

8.jpg临近中秋,前来选购糕点的客人络绎不绝。南方+ 何森垚 拍摄

“临近中秋,我们早上6时就开门营业了,一直到晚上10时才关门,最近几天猪肠糕都是供不应求,每天的产量有1000斤。”谢迅说,不仅实体店面销售量增加,也有不少新老顾客通过微信发来订单,这份属于家乡的节味依然是他们的“心头爱”。

天上月圆,人间团圆。“一家老小,尝月光糕、吃猪肠糕、剥梅州柚、泡嘉应茶,今年的中秋又是美好的团圆夜。”65岁的市民钟伯拎着刚买的猪肠糕,他说,客家人的中秋节就是这样简单又温馨。

月圆夜,泡上一壶热茶,切一盘猪肠糕,一口甘甜一口软糯。


上一篇:客家文化(梅州)生态保护区非遗展演暨梅州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在汕头、潮州、揭阳
下一篇:【客家非遗】广东汉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