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
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科
办公地址:梅州市嘉应中路26号
联系电话:0753—2306863
办公时间:8:30-12:00,14:30-18:00(节假日、公休日除外)
客家文化(梅州)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
办公地址:梅州市江南路60号
联系电话:0753-2292238
梅州市文化馆(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
办公地址:梅州市梅江区江南梅龙西路7号梅州市文化馆
联系电话:0753-2301789
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(112项)
序号 | 项目类别 | 项目名称 | 保护单位 | 批次 | 公布文件时间 | 备注 |
1 | 民间文学 | 下市话 |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3) | 2011年 | |
2 | 民间文学 | 对山歌 | 梅江区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
3 | 传统音乐 | 客家山歌(蕉岭长潭山歌) | 蕉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4 | 传统音乐 | 绩苴歌 | 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5 | 传统音乐 | 客家山歌(兴宁客家山歌) | 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3) | 2011年 | |
6 | 传统音乐 | 客家筝 | 梅州市文化馆 | 市(8) | 2019年 | |
7 | 传统音乐 | 丰良山歌 | 丰顺县文化馆 | 市(8) | 2019年 | |
8 | 传统音乐 | 平远上岃山歌 | 平远县文化馆 | 市(9) | 2020年 | |
9 | 传统音乐 | 兴宁客家锣鼓 | 梅州市兴宁市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10 | 传统舞蹈 | 落地金钱 | 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1) | 2007年 | |
11 | 传统舞蹈 | 龙舞(香火龙) | 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12 | 传统舞蹈 | 打莲池(梅江区打莲池) | 梅江区文化馆 | 市(2) | 2009年 | |
13 | 传统舞蹈 | 龙 舞 | 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3) | 2011年 | |
14 | 传统舞蹈 | 马灯舞 | 兴宁市大坪镇文化站 | 市(3) | 2011年 | |
15 | 传统舞蹈 | 五鬼弄金狮 | 大埔县民间舞蹈保护协会 | 市(6) | 2014年 | |
16 | 传统舞蹈 | 蕉岭金狮舞 | 蕉岭县文化馆 | 市(9) | 2020年 | |
17 | 传统舞蹈 | 梳妆舞 | 梅州市兴宁市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18 | 传统舞蹈 | 铙钹花 | 梅州市兴宁市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19 | 传统戏剧 | 广东汉剧(蕉岭北磜) | 梅州市蕉岭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20 | 曲艺 | 落地花鼓 | 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21 |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| 黄氏头部拳 | 平远县文化馆 | 市(2) | 2009年 | |
22 | 足球运动 | 梅县强民体育会 | 市(5) | 2013年 | ||
23 | 刁家教拳 | 兴宁市文化馆 | 市(8) | 2019年 | ||
24 | 五华足球 | 梅州市五华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|
25 | 传统美术 | 兴宁花灯 | 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5) | 2013年 | |
26 | 梅县区客家门神画 | 梅县区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|
27 | 客家泥塑 | 梅州市沅声民间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| 市(8) | 2019年 | ||
28 | 兴宁烙画 | 兴宁市文化馆 | 市(9) | 2020年 | ||
29 | 传统技艺 | 平远黄粄 | 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30 | 传统技艺 | 平远红菌豆腐头 | 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31 | 传统技艺 | 手工榨油技艺 | 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32 | 传统技艺 | 手工榨油技艺 (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) | 兴宁市罗岗镇文化站 | 市(3) | 2011年 | |
33 | 传统技艺 | 客家娘酒 (兴宁老酒酿造工艺) | 兴宁市兴田街道文化站 | 市(3) | 2011年 | |
34 | 传统技艺 | 黄金姜糖 | 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3) | 2011年 | |
35 | 传统技艺 | 畲江菊花糕 | 梅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3) | 2011年 | |
36 | 传统技艺 | 蕉岭县竹编技艺 | 蕉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4) | 2012年 | |
37 | 传统技艺 | 客家娘酒 (梅江区客家娘酒) | 梅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4) | 2012年 | |
38 | 传统技艺 | 汤南面线 | 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4) | 2012年 | |
39 | 传统技艺 | 墨烟张墨条制作技艺 | 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4) | 2012年 | |
40 | 传统技艺 | 汤坑牛肉丸 | 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5) | 2013年 | |
41 | 传统技艺 | 南口镇车陂仙人粄 | 梅县区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
42 | 传统技艺 | 兴宁黄粄制作技艺 | 兴宁市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
43 | 传统技艺 | 新陂乐仙腐竹制作技艺 | 兴宁市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
44 | 传统技艺 | 五华酿豆腐 | 五华县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
45 | 传统技艺 | 百侯牛肉干 | 大埔县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
46 | 传统技艺 | 百侯薄饼 | 大埔县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
47 | 传统技艺 | 西阳清凉山茶制作技艺 | 梅江区清凉山茶叶专业合作社 | 市(6) | 2014年 | |
48 | 传统技艺 | 马图茶制作技艺 | 丰顺县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
49 | 传统技艺 | 三圳酿粄制作技艺 | 蕉岭县餐饮行业协会 | 市(7) | 2016年 | |
50 | 传统技艺 | 留隍草席制作技艺 | 丰顺县文化馆 | 市(7) | 2016年 | |
51 | 传统技艺 | 汤坑镇梳“大鳖尾”技艺 | 丰顺县文化馆 | 市(7) | 2016年 | |
52 | 传统技艺 | 西河老鼠粄制作技艺 | 大埔小吃文化城 | 市(7) | 2016年 | |
53 | 传统技艺 | 平远八尺娘酒酿造技艺 | 梅州市八珍娘酒业有限公司 | 市(7) | 2016年 | |
54 | 传统技艺 | 丙村开锅肉丸 | 梅县区丙村镇文教体育服务中心 | 市(7) | 2016年 | |
55 | 传统技艺 | 陈华记凉茶制作技艺 | 兴宁市文化馆 | 市(8) | 2019年 | |
56 | 传统技艺 | 兴宁根雕技艺 | 兴宁市文化馆 | 市(8) | 2019年 | |
57 | 传统技艺 | 民间舞蹈道具编织工艺 | 大埔县文化馆 | 市(8) | 2019年 | |
58 | 传统技艺 | 平远木雕技艺 | 平远县文化馆 | 市(8) | 2019年 | |
59 | 传统技艺 | 五华金木雕工艺 | 广东薪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| 市(8) | 2019年 | |
60 | 传统技艺 | 梅州客家菜烹饪技艺 | 梅州市围龙屋星园酒家 | 市(9) | 2020年 | |
61 | 传统技艺 | 梅城腌面烹饪技艺 | 梅州市梅江区文化馆 | 市(9) | 2020年 | |
62 | 传统技艺 | 梅塘梅菜制作技艺 | 梅州市梅江区文化馆 | 市(9) | 2020年 | |
63 | 传统技艺 | 梅县白渡牛肉干制作技艺 |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生利德盛老牌牛肉干脯厂 | 市(9) | 2020年 | |
64 | 传统技艺 | 客家红焖肉烹饪技艺 | 梅州市嘉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| 市(9) | 2020年 | |
65 | 传统技艺 | 兴宁藤编技艺 | 兴宁市文化馆 | 市(9) | 2020年 | |
66 | 传统技艺 | 平远客家娘酒鸡制作技艺 | 平远县旅游协会 | 市(9) | 2020年 | |
67 | 传统技艺 | 埔寨走马灯制作技艺 | 丰顺县文化馆 | 市(9) | 2020年 | |
68 | 传统技艺 | 丰顺苦笋烹饪制作技艺 | 丰顺县文化馆 | 市(9) | 2020年 | |
69 | 传统技艺 | 五华大布七月七药粄制作技艺 | 五华县水寨镇文教体育服务中心 | 市(9) | 2020年 | |
70 | 传统技艺 | 五华毛糕制作工艺 | 五华县岐岭镇文教体育服务中心 | 市(9) | 2020年 | |
71 | 传统技艺 | 五华横陂小炒 | 五华县横陂镇文教体育服务中心 | 市(9) | 2020年 | |
72 | 传统技艺 | 客家围龙屋建造技艺 | 广东省梅州市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73 | 传统技艺 | 客家炒绿制作技艺 | 广东省梅州市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74 | 传统技艺 | 笛箫制作技艺 | 广东省梅州市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75 | 传统技艺 | 植物土法染布 | 梅州市梅江区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76 | 传统技艺 | 客家剪纸 | 梅州市梅江区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77 | 传统技艺 | 客家煎炸小食 | 梅州市梅江区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78 | 传统技艺 | 客家捶丸制作技艺 | 梅州市梅江区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79 | 传统技艺 | 客家手工茶 | 梅州市梅县区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0 | 传统技艺 | 黄金玉香糕 | 梅州市梅县区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1 | 传统技艺 | 热柘豆干制作技艺 | 梅州市平远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2 | 传统技艺 | 蕉岭客家娘酒酿造技艺 | 梅州市蕉岭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3 | 传统技艺 | 猪兜窝茶制作技艺 | 梅州市蕉岭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4 | 传统技艺 | 广福豆干制作技艺 | 梅州市蕉岭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5 | 传统技艺 | 桂岭蜂蜜 | 梅州市蕉岭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6 | 传统技艺 | 大埔高陂瓷雕传统手工技艺 | 梅州市大埔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7 | 传统技艺 | 大埔西岩乌龙茶制作技艺 | 梅州市大埔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8 | 传统技艺 | 竹畲萝编制工艺 | 梅州市大埔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89 | 传统技艺 | 仙洞米粉 | 梅州市丰顺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90 | 传统技艺 | 黄金竹编技艺 | 梅州市丰顺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91 | 传统技艺 | 油炸豆腐 | 梅州市丰顺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92 | 传统技艺 | 客家土陶工艺 | 梅州市五华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93 | 传统技艺 | 义学客家老酒制作工艺 | 梅州市五华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94 | 传统技艺 | 聚通酱油酿造技艺 | 梅州市五华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95 | 传统技艺 | 月光糕制作工艺 | 梅州市五华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 |
96 | 民俗 | 大埔元宵灯节 | 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97 | 民俗 | 七盏灯 | 五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98 | 民俗 | 六月六福祖公王节 | 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2) | 2009年 | |
99 | 民俗 | 广福宫祚福 | 大埔县民俗保护协会 | 市(4) | 2012年 | |
100 | 民俗 | 梅石宫醮会 | 五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| 市(5) | 2013年 | |
101 | 民俗 | 松源扛公王 | 梅县区文化馆 | 市(5) | 2013年 | |
102 | 民俗 | 水车小桑等公王 | 梅县区文化馆 | 市(5) | 2013年 | |
103 | 民俗 | 太阳生日 | 梅江区文化馆 | 市(5) | 2013年 | |
104 | 民俗 | 畲族招兵节 | 丰顺县文化馆 | 市(6) | 2014年 | |
105 | 民俗 | 黄金迎灯 | 丰顺县文化馆 | 市(7) | 2016年 | |
106 | 民俗 | 西河大靖迎马 | 大埔县文化馆 | 市(7) | 2016年 | |
107 | 民俗 | 下市闹元宵 | 梅江区文化馆 | 市(7) | 2016年 | |
108 | 民俗 | 百侯龙珠灯 | 大埔县文化馆 | 市(8) | 2019年 | |
109 | 民俗 | 砂田菜花灯 | 丰顺县文化馆 | 市(8) | 2019年 | |
110 | 民俗 | 新铺七月半 | 蕉岭县新铺镇文化站 | 市(8) | 2019年 | |
111 | 民俗 | 梅县挂大牌 |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文教体育服务中心 | 市(9) | 2020年 | |
112 | 民俗 | 扛仙师 | 梅州市平远县 | 市(10) | 2022年 |
最新统计时间:2023年3月